-
中国人,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文字绊脚石所绊倒
- 来源:公司本部
- 作者:黎丽明
- 字体:大 中 小
- 点击:6994次
文章标题:中国人,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文字绊脚石所绊倒 供稿:燃气、天然气、顶管、非开挖工程公司 作者:黎丽明
我每天工作之余,读几页秦牧先生的《语林采英》,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有的人对文字工作很不重视,掉以轻心,以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稀松平常,简单得很。结果,‘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文字不通,常常是被几个绊脚石挡住了去路。第一块绊脚石,就是含糊。有的人说话习惯不好,说一半留一半,写成文字,也是意思不清。有的人词不达意,表达不准确,让人产生歧义。“文字的暧昧由于思想的朦胧”,这句话很对。思路不清,文字上的毛病必然不少。第二块绊脚石,就是啰唆。有的人讲话几个小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听者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而有的同志讲话才十几分钟,却繁冗啰唆,不知所云,让听众厌烦。文字是口头语的提炼,要求更加简洁。
这两块绊脚石,对于建筑企业员工来说,也是常常碰到的。一是建筑企业员工大多数为理工类专业毕业,往往更重视数理推断而不长于文字论述,更注重数据精确而忽略文字准确。二是建筑企业员工人机交互时间较多,而与人交际时间较少,语言沟通不够。三是建筑企业半军事化管理的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员工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员工更多的是执行标准和制度,很少参与讨论和分析,久而久之,养成了听从指挥、执行命令的习惯。
可是,随着信息化的日益发展,精细化管理逐步深化,在建筑企业无论从事管理工作还是专业技术岗位,对文字工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想说的话流畅地说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把想说的事落到电脑屏幕上,让对方一看就明白,更不容易。因此,要时刻注意两块绊脚石,不要被绊倒。
第一、是补补思想课。要转变过去“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学科分裂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语言文字的基础性重要作用;要转变“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的拿来主义思想,更加尊重传统文化真实原貌;要转变“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功过是非观念,更加注重痕迹管理的长效机制。思想的转变,需要引导,需要督促。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应该倡导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从文字抓起,从文字偏差看思想偏差,从文字问题查思想问题。
第二、是学学语文课。常用汉字就五千个,但每个字的意思因语境不同有多种含义,两个字或多个字组成词语就更丰富多彩了。由于生活中常用交流字词并不多,况且大家并不在意话语的准确和严谨,不经意间,脑子里对字词的准确定义变得逐渐模糊,不经常翻翻字典,很容易就淡忘。在需要用词的时候,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或者,找到一个自以为合适的,却不完全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补语文课,就是要经常性对我们常用的字词进行温习,掌握每一个字的基本含义及其基本用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大脑中词汇,这是我们应付文字工作的仓库。摆放得越是整齐有序,拈来就越是不费功夫,表达的意思就越准确不含糊,简洁而不啰唆。
第三、是学专业课。建筑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内部分工明确,专业性强,如不加强专业技术学习,不论是管理岗位还是专业技术岗位,要完整、准确地表达专业性较强的意图,也是非常困难的。很多领导都希望企业有一名出色的秘书,文字功底好,又懂专业技术。然而,秘书培养却不是那么容易,招一个秘书专业人员再学习建筑专业还是选择一名建筑专业员工学习秘书专业,一直没有定论。文字工作不是都必须秘书来做,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孤立的,必须学习相关专业,才不至于犯一些似是而非的常识性错误,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让专业人员看懂,理解准确,执行到位。专业全面,用语规范,可以用最短的语句概括最为完整的含义,不至于啰唆。
第四、是做做练习题。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个字词最为恰当贴切,光是把字词放在大脑里是不够的,必须反复练习。很多大作家经典作品,都经过很多次修改,最终才定稿,有的章节还出现了很多个版本。为了让文字更加准确表达意境,他们常常像小学生一样用词造句,精益求精。建筑企业员工,日常文字工作并不多。每周整理一遍工作,每月进行一次专业小结,每年开展一次工作谋划。能做到这样,也是比较勤快的员工了。但对于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员工来说,这还远远不够,需要经常背诵专业术语、设备名称,需要经常撰写技术报告、科技论文以及建筑企业常用公文。常常练习,才不至于出现文体格式不规范、文字表达不清楚、语句不通顺等等基础性问题。
在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文字工作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些退步。语言是工具,文字是桥梁,这是我们任何工作的基础之基础。文字是人的脸面,文字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员工的基本素质;文字是企业的衣装,文字的水平也反映一个企业的形象。若我们对这些基础之基础都无所谓态度,工作的严谨就无从谈起,标准化规范化只能挂在墙上,漏洞错误比比皆是,安全隐患也随着而来,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基础也很难牢固。
本文:《中国人,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文字绊脚石所绊倒》 由:燃气、天然气、顶管、非开挖工程公司供稿 作者:黎丽明
- 发表评论
- 昵称:
- 评论内容:
- 发表评论